1、你认为博客(Blog)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博客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更成为展现自我、沟通交流、知识共享的一片天空。“博客”将为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师生构建一个沟通平台,让师生自由交流信息,谈心,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转变课堂教学策略。我认为博客主要有如下几个作用:
(一)过滤信息的作用。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太乱,学生不能很好的判别哪些信息对于学习是有意义的,是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过滤信息,有效地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部分学生,使师生在共同感兴趣的知识层面展开协作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省时省力,效率高,效果好;
(二)博客对学生的作用。
①加大信息交流和沟通。教师提供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过程和设计、学习参考、习题和答案、拓展与延伸;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己上网搜索知识,可以提出疑问、完成习题、提交作业,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
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博客使教学活动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运用博客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在这里教师充当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的角色,并通过博客系统将学生对该主题的一些分析、归纳、评价以及查找到的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供所有学生来分享;
③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利用博客资源的过程,不仅是在整理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在实现着协作式的学习过程。生生之间的协作性提高,博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博客,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博客交流又可以将此些信息互相传递吸收,不光是阅读和评论老师或其它同学的博客日志,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建立自已的博客日志,设置自已的议题,与别人分享自已的思想,从而在互相的协作下对自己或他人的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如此这般,学生对知识的有效获取率能得到提高;
④博客可以成为学生的心灵驿站、思想教育的“雨露”。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把平时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困惑写下来,并和伙伴们一起交流、倾诉,在交流和倾诉中既可以释放压力。教师可以借助博客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书面教育有时候会收到口头教育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又可以使学生相互鼓励、启发、成长;
(三)博客对教师的作用。
①师生可以利用博客进行教学资源积累。教师可以把研究的成果、效果显著的教学设计案例、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学习反思、教学反思、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随时记录下来,把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存放起来。学生可以把自己日常的学习心得和笔记随时归入其中。
②增加学习交流评价。教师利用博客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把学生们的优秀习作发上去,既让学生欣赏到了本班同学的好文章,同时对全班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看法可以随时交流,随时探讨,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增强了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及时性。
③博客可以成为教师班级管理的帮手。班级博客最大限度地延伸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它既开阔学生视野,开放学生思维,又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当班级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博客,发表主题,如:“穿奇装异服、理怪发是美吗?”等让学生讨论,通过发表留言,互相交流,共谈看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改变不良现象。
④家校联系的渠道。博客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当老师都感到与家长的沟通遇到困难,或碰到一些不是很通情达理的家长时,老师利用博客与家长沟通是一个很好途径,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互通信息,对学生的管理更加及时、细致、方便、从容;
⑤博客是教研的延伸。在博客中的教研虽然天各一方却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这样就把教研延伸到各个地方,大大激发了教师教研的热情,扩大了教研的范围,非常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提高。
2、如何使用博客(blog)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一)准备阶段:
①建立科学合理的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的情况,性格特征有一个综合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协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构建策略,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②申请小组独立的博客空间。每一个协作小组选择一名组长,每个小组都要申请一个独立的博客空间,并将其他小组的博客空间加为博客组群,这样各协作小组间都可以互相访问、留言等。
③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学习之前,每一个同学都要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每个小组也要制定每组的工作计划和学习目标,并把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博客上公布,并规定每个小组每周必须开展学习讨论的次数,把讨论的过程记录在博客,其它时间要求学生把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想法都发表在博客,供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和查阅,使每个同学都能及时了解,如果发现问题,由小组同学共同解决。
④选出几个个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博客管理员,协助老师共同管理博客。
(二)学习阶段:
①展示协作学习目标。教师要为各协作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内容,以便学习者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学习,否则学习行动往往很盲目。具体做法,如教师可以将学习的目标在教师博客中列出,供协作小组来查阅,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学习的内容也是按照一定的学习进度逐渐在博客中给出,每次不宜太多。同时,对于每一次博客的协作式学习,教师都与提前把协作学习的内容、重点、讨论探究的方式提前公布与博客之中,以便与学生学习的时候心中有数。
②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在教师创设好一定的学习环境后,学生具体的学习形式要丰富多样,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而后利用博客中的帖子表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统一观点后还可以通过群组博客去别的协作小组中参加进一步的讨论。
③可以成立一个班级博客,由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文章,如果有学习疑问或困难也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显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展示自己的学业成果以外,还可以经常发表一些自己的课外阅读、所思所想等,号召大家经常浏览,让博客成为学生思想发展和学习进步的平台。
④教师要参与其中。教师应以服务者引导者的身份适时适度地参与协作学习活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调控和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和交流,帮助他们组成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努力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随机应变地创设宽松、尊重、理想、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合作能力,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努力营造思维的多种空间,从不同层面渗透于主题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让每一个环节因学生的过度随意性与盲目性而脱轨始终将学生的讨论引入正确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
①建立评价制度。教师制定《协作学习评价制度》,评价项目可分为前置独立探究表现、协作探究表现、自我测评、课外拓展延伸表现、参与程度、奖励加分等。协作学习小组评价应做到及时表彰、鼓励、反思和整改。博客中学习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全然不同,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②适时奖励。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协作学习追求的一种境界,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送笑脸、授予荣誉小组称号等,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协作技能。
③及时反馈。对于每次博客协作学习的结果,教师都要对每个小组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 , 并及时调整和改进以后博客协作的教学组织。
总之,基于博客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并且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而且基于博客模式下的小组学习是一个展现自我、沟通交流、知识共享的良好处所,很符合教师对学生信息技能普及和培养的现状需求。